乔榛
本报讯 4月6日,由SFC上影影城和上海电影译制厂联合举办的《我的世界大电影》普通话配音版映后见面会在四家上影影城举行,平均上座率达90%。配音版由上译厂倾力打造,主创团队配音演员刘风、张欣、吴迪、张琦、何佳易、孟祥龙、赵蓉蓉、乔治皓亲临现场,与观众共同解码“方块世界的声音密码”。
“译制片的观众又回来了!”看到接近满座的影厅,作为特别嘉宾的上影配音艺术家乔榛激动得几近落泪,他感叹:“即使是简单的几句台词,但是配音演员们在做‘魂的再塑’的创作。”
作为全球现象级游戏IP的首部动画电影,《我的世界大电影》由上译厂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参与配音,厂长刘风亲自操刀,担任译制导演兼主要配音。影片以标志性的像素风格为基底,将方块乐园的创造性与冒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中文配音团队通过声线重塑角色灵魂,让方块世界的奇幻叙事跨越语言壁垒。刘风在见面会上感叹:“见面会带给我们的感受,就像演员演出完一场话剧后谢幕的感觉。那一瞬间,兴奋、自豪抑或受到鞭策后打算加倍努力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一生付出没有白费的幸福感,今天我们配音演员感受到了这种幸福感。”
85岁高龄的曹雷在《我的世界大电影》中为邪恶的猪灵女巫马戈尔莎配音,是配音班底中最年长的一辈,最年轻的则是“00后”配音演员。在此次配音工作中,曹雷、乔榛等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给年轻人带来指导,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承,也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呈现故事。
“曹雷老师、乔榛老师活跃在第一线,前不久她还为《爱在记忆消逝前》配音,也参与了四大名著、《苔丝》《呼啸山庄》等众多有声剧。他们这代艺术家视配音艺术为生命,只要进到录音棚,就会激情焕发地投入创作状态。”刘风认为,邀请老一辈艺术家参与,以老带新,给年轻演员传承的典范。“时代不一样了,从这部电影开始,我们的配音风格相比从前会有很大改变。市场、观众更希望听到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我们正在努力转变。大家已经找到了方向,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
在映后交流环节,刘风率团队揭秘译制幕后。为了适配影片风格,主创人员在《我的世界大电影》配音风格上主打“接地气”。刘风花了大量精力修改台本,让台词生活化和口语化。“这部片子意译非常多。如果词还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再好的演员也不行。”
让台词接地气的目的,也是为了去掉传统“译制腔”。刘风认为,上一代译制片的挑战是“让中国观众理解外国人应该那么说话”,而这一代译制片的挑战则是接地气、贴合演员声线,让观众觉得可信。
放映现场,配音团队现场即兴演绎主角的经典台词,彩蛋环节用“东北话”还原“电影版原声”,引发观众阵阵掌声。一些对配音感兴趣的孩子走上舞台,学习专业配音技巧。不少外国观众也来体验普通话配音的奇妙演绎,上译厂的普通话配音版让不同背景的观众毫无障碍地沉浸其中。
作为中国译制片的“声音摇篮”,上海电影译制厂自1957年成立以来,累计译制了《追捕》《简·爱》《佐罗》等数千部经典影片。其独特的“上译腔”曾陪伴几代观众成长,将《魂断蓝桥》的凄美、《虎口脱险》的诙谐、《加菲猫》的慵懒等异域风情,转化为镌刻在国人心目中的文化记忆。现任厂长刘风带领团队持续创新,在《功夫熊猫》《X战警》等作品中,以声线重塑角色灵魂,让“声音表演”成为跨越文化的通用语言。
此次上译厂与SFC上影影城的深度联动,也是上影推动产业链协同的一次重要实践。未来上影持续强化“大IP开发”战略,以内容创作为核心,构建内容生产、技术应用与市场运营协同发力的全产业链生态。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