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英(中)
本报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在广大电影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7月19至20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内蒙古文联、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内蒙古电影家协会、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通辽市文联承办的“电影人公益示范行”——中国电影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内蒙古通辽,带领各界艺术家深入采风,走进生产生活一线,既助推了当地文旅繁荣发展,也是落实回信提出的“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在演出活动中,黄龄、降央卓玛、褚海辰、毋攀、金美儿、井胧、黄晓娟、黄品沅、辛若安、王堂堂、杨凡、王山、卢奇、刘劲、何赛飞、周艳泓、石头、伍珂玥、李斯丹妮、郁钧剑、殷秀梅等艺术家与当地文艺工作者倾情演出,为通辽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当《绒花》《牧羊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些熟悉的电影金曲响起,引发全场观众大合唱,歌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亮而深情。置身于近两万人的热情海洋中,每一位观众都被这热烈到极致的气氛深深感染。“太震撼了!从来没在通辽看过这么高规格、这么热闹的演出,感觉整个城市都在沸腾!”一位带着全家前来的市民兴奋地说。看台上,荧光棒汇成的光浪随着音乐节奏起伏涌动,掌声和欢呼声如同潮水般一阵高过一阵。
值得关注的是,此场演出特别邀请了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8位艺术家之一的宋晓英登台,与通辽观众分享收到总书记回信的感受。宋晓英谈道: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心情特别激动,倍感亲切荣幸。从影几十年,在艺术道路上,既是老兵,又还算年轻,既要做好传承,又要在回信精神指引下,做崇德尚艺的表率,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创作出好的作品,为繁荣发展祖国的电影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在此次公益行活动中,还展映了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音乐奖”获奖作品《觅渡》。放映结束后,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表演艺术家、影片主演卢奇,中影集团一级导演石建都和影片导演宁敬武齐聚畅谈解读影片创作内涵,大家结合近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精神,表示电影创作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在坚持崇德尚艺、自觉持续担当艺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示范引领。该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关注欢迎。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积极提问交流,映后还迟迟不愿离去,争相跟喜爱的艺术家合影留念。
活动期间,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还深入阿古拉村,献上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文艺工作者杨凡、王山、卢奇、黄晓娟、黄品沅、金美儿、刘劲、褚海辰与当地的艺术家们在草原的细雨中登台献艺。演出期间,《大众电影》总编辑杨朋向阿古拉村捐赠了《大众电影》75周年精品杂志,拉近了当地群众与电影的距离。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