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动画经典IP《喜羊羊与灰太狼》的20周年纪念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在北京举行首映礼。这部作品是献给陪伴该IP一路成长的观众的一份特别礼物。该片已于7月26日上映,首周两天票房超3000万元。
首映礼上,影片总监制黄伟明、监制黄晓雪、导演陈辉衍、梁嘉琪、“懒羊羊”配音演员梁颖等主创悉数亮相,与现场众多观众及亲子家庭进行了充满萌趣的互动。特别是当“懒羊羊”玩偶亮相时,立刻引发了小朋友们的热烈喜爱。
总监制黄伟明感言,在这20年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世界观和角色关系也在悄然演变——从最初的狼羊对立,发展到如今成为好朋友、好战友。 主创团队通过长期的剧集创作不断打磨和完善着这些变化。 虽然很久没有电影版问世,但是大家并没有忘记观众,“这一次,我们带着大电影回来了!”
从最初简单的创作想法到如今成为跨越年龄层的国民动画,这一IP的长盛不衰背后,是创作团队对内容品质的坚守与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洞察。近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总监制黄伟明分享了这一经典IP的创作历程、理念变迁与未来展望。
从“狼羊故事”到全龄向动画的跨越
谈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创作缘起,黄伟明的回忆带着朴素的初心。“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动作动画片。同事提议做‘狼和羊’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设定很有潜力——狼想装羊,羊与狼斗智斗勇,天然充满冲突和戏剧张力。”就这样,一个围绕“狼羊博弈”展开的故事框架应运而生,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构想竟成就了持续20年的“动画传奇”。
在黄伟明看来,创作的核心始终围绕三个关键词:欢乐、鲜明、共鸣。“我本身很喜欢喜剧,所以欢乐元素是必须的;其次要让角色性格立得住,喜羊羊的机灵、懒羊羊的慵懒、灰太狼的执着,每个角色都要有让人记住的特点;最终目标是做出大家爱看的作品,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20年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从早期的单元剧到后来的连续剧以及大电影,团队不断寻求突破。“单元剧制作相对灵活,但我们发现观众对角色情感和连续剧情的需求在提升。”黄伟明说,“转向连续剧是不小的挑战,对剧本创作、人物塑造、制作水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样能让故事更有追看性,人物情感更丰富,也成功吸引了许多‘回坑’的老粉丝。”
这种突破在最新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中尤为明显。该片将故事置于一个神奇的国度,通过宏大场景和新鲜剧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大电影是TV系列的延伸,我们希望在保持欢乐底色的同时,用更丰富的叙事和制作让观众看到‘喜羊羊’的成长。”
以创新谋长远
角色是动画的灵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无论是聪明的喜羊羊、贪吃的懒羊羊,还是“永远抓不到羊却永不放弃”的灰太狼,都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黄伟明认为,角色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鲜活立体”。“我们不做脸谱化的角色,即便是反派,也要有血有肉。灰太狼虽然是反派,但他对家人的责任感、屡败屡战的执着,让观众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每个角色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就像现实中的人一样,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感的营造,源于创作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很多角色性格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比如懒羊羊不想起床的样子,谁没有过呢?”黄伟明笑着说,“我们把真实的生活情感和细节放进动画,让观众觉得这些角色就像身边的朋友,既熟悉又亲切。”同时,团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剧情中融入时代元素,让老IP保持新鲜感。
值得一提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从诞生之初就并非定位“低龄向”。“我做动画前写过情景喜剧,所以会用情景喜剧的思路来创作,只是用动画的形式呈现。”黄伟明说,“我们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欢乐。”这一理念早已实现——有保安深夜围看动画大笑的场景,有家长与孩子共同追更的温馨画面,充分印证了其全龄向的魅力。
20年来,《喜羊羊与灰太狼》不仅见证了国产动画行业从原创稀缺到百花齐放的蜕变,更以自身的坚守与创新,为行业提供了IP长线运营的范本。从狼羊斗智的简单故事到情感丰富的连续剧,从单一受众到全龄共鸣,这一IP的成长轨迹,正是国产动画人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欢乐力量”的不懈追求。恰如黄伟明所说:“只要观众还喜欢,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让‘喜羊羊’的故事陪伴更多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