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中共子洲县委宣传部鼎力支持,陕西亿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子洲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榆林市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学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李子洲》,近日定档今年11月底全国上映。
该片由青年导演、编剧朱秋玥执导,于晓光、娜仁花、奚望、邓炀、那志东、高海诚、李明亮、黄涛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曾获得2025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并将作为重点推荐影片亮相第十五届丝绸之路电影节。影片以1923年至1929年真实历史为背景,再现了李子洲从北大奔赴陕北,以教育播火、以革命燃情的壮烈人生。
“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1929年6月,革命烈士李子洲在狱中被敌人折磨的奄奄一息,恶劣的环境加上重病缠身,决心以死明志的他,在给家人的绝笔信中写下了这段话。96年后的今天,倘若李子洲能够亲眼目睹九三阅兵式的盛况,看到中华盛世正如他所愿,将会是怎样一个令人感慨和动容的画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经历了阅兵式带来震撼之后,我们更应该缅怀先烈,吾辈当铭记正是因为革命年代有他们的舍生取义、前赴后继,才有如今幸福生活的模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子洲西北革命的播火者、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奠基者,毛泽东评价他:“陕北共产党奠基人”,习仲勋盛赞他:“一代英烈,千秋功臣。”李子洲牺牲时年仅37岁,但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却足以名垂青史,其传奇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组关键词:
一腔热血的“寒门才子”。他出身贫寒但学习刻苦,私塾先生赞其“寒门才子”。考入北大后,热情拥抱马克思主义,积极靠拢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广泛结交毛泽东等进步青年,团结各方投身“五四运动”,创办《秦钟》《共进》等进步书刊,成为西北学子的精神领袖,也是陕北地区首位共产党员。能文能武的“西北守常”。受李大钊委托,毕业后回到陕北开辟革命事业。他一手抓思想,在绥德四师校长任上改校制、换教材、办夜校,推广新文化和革命思想。联系贫苦工农,联合国军进步力量,积极建立党团组织,使革命运动在陕北大地蓬勃发展;一手抓武装,选派人才赴黄埔军校学习,大革命失败之际临危受命主持陕西省委工作,亲自领导清涧、渭华等地武装起义,打响“西北革命第一枪”。忠贞不屈的“一代英烈”。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无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还是政治诱降,即使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亲自劝降也没能撼动他的革命意志,最后在病痛折磨和敌人的摧残下不幸牺牲。
李子洲牺牲以后,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1944年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意愿,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原“中共西川办事处”更名为子洲县。近百年以来,后世对他研究、纪念的活动从未停止,从书刊、话剧、纪录片,包括即将在年底上映的电影《李子洲》。(影子)